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正文
为什么你的事情常常是想做却做不好?
2022-07-07 10:15
做好一件事情,其实只需要两点:一个是真的想做,另一个是能专心做。乍一看上去,像正确的废话,但仔细想想又会觉得哪里不对:有些事即使我想做也专心去做了,可还是做不到啊?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原因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文/暖眼旁观者
真的想做
我们想做一件事的动机可能有很多种,比如:
满足别人(如父母)的期待;
想/不想与众不同;
不做难受;担心被人批判或看不起;
让之前否定过自己的人啪啪打脸
等等……
这些驱动力可以被大致分为四个象限,横纵轴分别是:内在外在,正向负向。组合起来就是下图的四种。
如果做一件事的驱动力足够强,那么很可能我们会为了它牟足了劲头。可是多强才是足够强呢?
真有什么事「非做不可」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时刻:比如看到身材超棒的人的照片,十分羡慕,心中一股热血在翻腾,恨不得立刻奔向健身房苦练个三小时。
可好不容易克服了懒惰,终于去运动了之后,肌肉的酸痛、身体的疲惫让我们瞬间忘记之前的热血,只想找一张舒服的床瘫倒过去。
更可怕的是,如果运动一段时间依然没有看到效果,不仅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还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动机:我真的那么想要好身材吗?好像也不是非要不可;外表哪有那么重要;我只是太身材焦虑了吧;有这个时间也可以去做其他事情来提升自己啊……
本来以为自己是「真的想要好身材」,就像想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品德那样,但是当发现这件事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的时候,就变得不那么想要了。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浅尝之后没有看到显著的回报,就去说服自己「其实没那么想要」,结果当然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思考,世间极少有事是非做不可的,甚至连为什么要活着,大家都说不太清楚。
几乎所有事,只要想找不必须做的理由,就会找得到。
「真想做」,是需要一些没什么道理的执念的。
为什么经常发现「其实也没那么想要」?
这里要再说回四种驱动力:
如果依靠外在驱动,那么能否获得理想的外部反馈是不稳定的。
比如我们取得了进步也未必获得夸奖,也可能是吹毛求疵的挑错;做得不好也未必就会得到责备,也可能是大家的关注和安慰;甚至向别人夸耀自己的成就,比埋头苦干会迎来更多赞许。
那还何苦要追求做这件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