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正文

家长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欺骗心理?

2022-08-16 13:07

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很多家长焦躁不安,这时候或许需要停下来,问一下自己教育的初心了。通过邀请孩子讨论思考,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单纯盯着作业更为重要。孩子也从大人从容的处理方式中,学习到如何真正地尊重人,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文/Melody曾婷

  01

  一位9岁女孩的妈妈,在孩子期末考试前夕,焦虑地问:“刷了不少育儿文章,知道要克制情绪,不能冲孩子发火,可她发现我不那么严厉了,写作业也应付差事。最近她竟敢模仿我的签字,上交给老师。又狠批了她一顿。真纠结,该怎么办呢?”

  听着倾诉,我感受到她满满的爱意,和更多的急虑,像想打但又克制的空手拳打向半空,又砸在心窝,得不到释放。

  “你是担心孩子自我松懈吗?”

  “这种放松的管教方式,会不会适得其反啊?”

  听到她理解的方式为“放松”,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很多文章在网络盛行,譬如教家长情绪要舒缓,和孩子好好沟通。

  关键问题在于,家长如果只是学了几个小妙招、小技巧,就像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如果只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却未关注真正的原因,虽然按捺了火气,就像表面平和的火山,但积压多了的情绪一旦被触发,压抑的不满就会集中释放。

  这位妈妈发现“放松”方式不管用,思维容易重新回到命令、发火的老路。命令会立竿见影,孩子畏惧,还让妈妈找到“这才管用”的满足感,澎湃的母爱仿佛得到瞬间回应。

  但这种效果的本质在于,孩子表面上服从了,被威严震慑了,但内心是不情愿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阿德勒认为,孩子是社会人,生活在真实的环境中,内心尤其渴求尊重。

  真正的“尊重”意味着建立平等对话、交流的基础,而不是依靠发脾气去驱使,让孩子加深恐惧感。

  02

  回归重点,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驱动的学习观?共同致力于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首先,为孩子的心理环境提供正面支持,而不是压迫。

  很多妈妈一提学习眉头紧锁,仿佛孩子不改正习惯,世界都会崩塌。妈妈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应能力,其实孩子瞬间就敏锐捕捉到大人情绪的磁场。

  双方角色成了猫和老鼠,而不是同一阵营。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妈妈陷入思维定式,觉得不立刻改正自己仿佛也不是称职的妈妈,像扑火队员一样急于纠正,却忽略了两点:一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二是行为背后有深层的原因。

  其次,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

高三班主任高考前给学生的高考寄语 2022年宁夏高考一分一段(艺术理-舞蹈)出炉 党员个人工作总结_党员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2022年九月份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最新20篇 202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数线是多少 三种面膜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个自律的孩子都有一个能忍的妈妈 什么是家庭压力的代际传递? 新生儿需要重点关注的八个部位 给宝宝喂奶必备的温奶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