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正文
为公众通风报信保驾护航:探秘天气预报背后的
2022-07-15 08:27
一说到夏天,不只是艳阳高照,还有不时席卷沿海各地的台风天。下面,就来听听专家介绍那些助力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升的“高科技”吧,正是它们在极端天气到来前,为公众通风报信,保驾护航。
探秘天气预报背后的高科技
台风是夏季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现象,它虽能缓解高温伏旱,补充淡水资源,但与之相伴的巨大风力、猛烈暴雨以及风暴潮,也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灾难。近几年,借助集合天气预报模式及卫星观测等技术的进步,我国台风预测路径误差正在不断缩小。
“过去,台风预报全凭主观判断;现在,我们采用客观预报方法,依靠数值天气预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台风强度分析流程。”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许映龙介绍,尤其是在多集合预报模式系统的集成订正技术建立后,我国能够获取最新实况定位,并在台风路径集合预报中优选出一定数量的样本。这种通过分析评估少数样本的“平均成绩”得出的预报,自然要比单纯的集合预报效果更佳。
此外,地面观测台站的预报技术得以更新换代,背后少不了卫星数据鼓劲撑腰。特别是今年5月1日起,风云四号卫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向国内和国际用户提供数据和产品,未来的台风定位、定强将拥有更为可靠、精细的观测资料。
“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的台风预报水平,主要是依据台风路径预报误差。2012年,我国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首次低于百公里大关,目前已达到60公里左右,预报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许映龙说。
与此同时,基于台风影响的预报也在循序开展,比如对大风带来的破坏性预估。许映龙介绍,2014年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文昌,这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当时,由于预估到台风登陆点的破坏力极强,海南省气象台建议相关部门提前撤离登陆点方圆25公里内居住在瓦房、危房内的群众。在台风登陆前3个小时,当地成功转移了18万群众,避免了更大损失。
除了台风,夏季的极端暴雨、洪涝、高温等气候事件也给国民经济和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我国70%的自然灾害都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其中,气象灾害大部分又是由极端气候导致的。1991年以来,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每年造成我国经济损失约3000亿元。
“极端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意义重大。好在2010年,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测业务系统开始运营,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它可以监测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极端天气事件。”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科学家李维京告诉记者,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已被确定为世界气象组织亚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评估中心,监测能力得到国际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