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活正文
名不正言不顺(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何运用呢)
2022-06-02 11:28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再次到达卫国时,卫国政局发生重大改变,卫出公赶走父亲而即位,孔子认为这是“名不正,言不顺”。大夫孔悝拿出一堆金币要孔子为卫出公正名,说卫出公名正言顺。孔子严正地拒绝他的要求。后来被孔子的弟子编录进了《论语.子路》篇中,由于《论语》只是记录孔子平时的一些可以表达儒家思想的言论,不可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弟子们便以孔子对仲由的评论描述出来,原文见《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翻译: 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抱持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妥合理,说话不顺妥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孔子这句话实际上是用反证法来证明君子“正名”的重要性。这句话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在于,一、要名符其实,不能徒有虚名;二、要切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目标实现具有可操作性。
至于说到实际运用方面,比如可以此来指导协调婚姻关系和家庭生活,两个有意愿一起长期共同生活的男女,首先要有合法的婚姻关系,这是所谓的“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正言顺了,双方致力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美好幸福生活才可期待等等。
相关关键词:名不正言不顺
相关文章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
